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国资央企胸怀“两个大局”,在艰难逆境中跑步前进、在荆棘道路上负重前行,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作为国之重器,国资央企要在巩固来之不易成绩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使命,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年末岁首,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总结年及“十三五”以来公司主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十四五”总体思路和年重点工作。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国资报告》特别策划——《央企八大动向》,分析解读各央企工作会议报告,梳理各央企负责人年八大工作动向。
动向一:
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信心更足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国资央企工作十分重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提出。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国资央企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因势而谋、乘势而上。
记者梳理各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发现,尽管国际国内挑战不断、压力不小,但各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新的一年乃至“十四五”时期做好国资央企的各项工作,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充满信心。
信心源自发展基础
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
年开局之初,央企的各项经济指标跌入谷底,2月份的净利润总额为5.1亿元,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千分之五。
在这种局势下,央企干部职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各项指标逐月好转,到了年底,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可圈可点的成绩单,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也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不少央企不仅对冲了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还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比如,中远海运超额完成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净利润同比增长31%,实现了重组以来的最好效益。与5年前相比,中远海运资产总额增长了43%,营收增长了70%,利润总额翻了一番,净利润增长了4倍多。
比如,年中国诚通实现了90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5年间,中国诚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93%;净利润年均增长52.81%;净资产年均增长44.15%。对此,中国诚通董事长朱碧新表示,这证明“以市场化方式坚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资布局与结构调整、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诚通路径’不仅走得通,更能够行稳致远。”
年,中国一重净利润同比增长86.7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8%。“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0.74%;净利润、利润总额扭亏为盈后年均增长分别为.66%、.75%。
年,招商局集团全面超额完成经营任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4.1%,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8.5%。截至年底,总资产达到10.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
年,中国五矿营业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同比增长36%,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亿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5年来,五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3%、50%、%。
年,中国国新克服上半年净利润完成不及预期的情况,按照国资委“两个力争”要求主动加压,先后于7月、9月、10月三次上调全年净利润增长目标。到了年底,实现净利润超过亿元,同比增长57.7%。
据统计,年,包括上述企业在内,共有24家央企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净利润增长超过10%,超过8成实现正增长。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大批央企的内功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能力稳步提升。
比如,中国铁塔总经理顾晓敏提到,中国铁塔成立6年多来,“稳”的态势在持续,“新”的动能在成长,“变”的成效在显现,在5G规模建设的大考中充分彰显了“主力军”“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公司总体上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在‘质’上优化改善、显着提升。”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说,截至年底,发电单位燃料成本较“十二五”末降低25%,度电成本降低18%。
中国通用技术董事长于旭波表示,5年来,企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国内机床行业中产品种类最多、服务领域最广、综合技术能力最强、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高端核心装备最多的龙头企业,主业利润贡献度由“十三五”期初的53.2%提升到68%。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中央企业未来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正如中国安能总经理李跃平所说的那样,“我们一定要拿出军队打仗攻山头的精神和毅力,拿出军人的勇气和血性,吹响‘集结号’、按下‘快进键’,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勇毅前行”。
信心源自形势研判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中央企业要想在变局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就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各家中央企业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相关企业对全球局势、国内形势和行业态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准确指导新一年的企业发展道路。
全球层面来看,各央企负责人均认为,世界经济将会在年出现明显复苏;在宏观经济层面,各央企负责人判断,新一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一枝独秀,引领世界发展趋势,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与运行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明显影响;在行业层面,各企业也深入分析了所属行业即将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比如,中远海运董事长许立荣提到,在疫情的影响下,运量的增长幅度将明显高于运力增长幅度。因此他要求,要站在为国家经济贸易服务的高度提前布局,无论是集装箱运输还是散货运输,包括物流行业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认为,“十四五”期间,势必会涌现一批产业升级、技术爆发的创新投资机会;随着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资本高效运营、合理流动、有序进退将迎来更多机会和更大市场。“我们运营公司服务央企改革发展依然拥有广阔空间。”
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认为,“经过公司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完善了产业布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机会、有条件迎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形势研判的过程中,央企负责人不仅看到了希望,而且捕捉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彤宙认为,“十四五”期间,以数字化为牵引的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基建行业发展的主战场。
中检集团总经理李忠榜表示,质量服务行业有三个趋势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