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那个巴黎夜晚格外黑暗,一轮又一轮的爆炸和枪击导致至少人死亡、人受伤。自那之后,“11·13”成为法国之殇,“恐怖袭击”成为欧洲社会最难愈的沉疴。
五年后,半月内接连两名平民被当众斩首,共4人罹难。全国性的创伤猛烈袭击法国,撕开了恐怖袭击给社会及民众带来的伤疤。
巴黎保留“11·13”恐袭5周年纪念活动
即使法国目前第二波新冠疫情态势仍不乐观,官方还是照例安排了纪念活动。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法国总理让·卡斯泰(JeanCastex)和巴黎市长伊达尔戈(AnneHidalg),以及其他部长和受害者组织的代表将前往袭击地点,并献上鲜花。
由于防疫封锁限制,今年的公众哀悼者预计会减少。不过晚上8时,埃菲尔铁塔将熄灭灯光,在夜间一小时内短暂闪烁,以纪念遇难者。
另外,巴黎爱乐乐团将于晚上8时30分举办一场特别的古典音乐会,由黎巴嫩裔法国作曲家贝莎拉·艾尔-库利(BecharaEl-Khoury)为遇难者谱曲致敬,音乐会将在爱乐乐团现场及ArteConcert频道直播。
这场音乐会的组织者是路易丝·阿尔贝蒂尼(LouiseAlbertini),她的儿子斯蒂芬(Stéphane)是巴塔克兰剧院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10月30日,法国尼斯圣母大教堂外摆放着悼念遇难者的鲜花和蜡烛。(图片来源:新华社)
5年间法国恐袭阴云不散
其实在过去五年中,恐怖袭击事件并未远离法国,法国本地发生了20起袭击,19起阴谋失败,61起被挫败。
年至年法国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欧洲时报制图)
仅年,除了震惊世界的10月16日“教师斩首案”和10月29日“尼斯教堂案”之外,在1月7日《查理周刊》血案5周年纪念活动的前几日,法国还接连发生了两起涉嫌恐怖袭击的暴力事件。1月3日,巴黎南郊维勒瑞夫市一名22岁男子挥刀致1死2伤,嫌犯被警方击毙;1月5日,一名30岁男子在梅斯市街头挥刀并高喊口号且试图袭击警察,遭警方开枪击伤并逮捕。
独狼、愤怒、年轻人
而相比五年之前,当前法国的恐怖主义威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综合法新社、西班牙《理智报》报道,近年来的恐袭已从团队作案逐渐发展为独狼行动。这些“独狼”受到恐怖分子“圣战”宣传的蛊惑,用刀作为工具实施恐袭,而且这类方式并不需要什么大的准备工作。
以法国最近三起恐袭为例,犯罪分子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18至25岁出生在海外的年轻人。不过,他们不是非法移民,而是被法国以难民身份接纳的人。法国恐怖主义分析中心主席让—夏尔·布里萨尔此前亦指出,法国民众被极端主义蛊惑并发动“独狼式”袭击的可能性在增加。
另外,《理智报》指出,近几年的恐怖分子都是未犯罪者,前期很难被情报部门列入监控名单。比如,在《查理周刊》总部持刀伤人的扎西尔-哈桑-迈赫姆德(ZaheerHassanMehmood)的真实年龄为25岁,与政府记录的“18岁以下无人陪伴的巴基斯坦移民”身份完全不同,法国反恐部门也因此未对其进行存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独狼式”袭击选择的斩首等作案形式,往往具有“仪式感”且易产生模仿效应。德国柏林斯潘道的一所小学的校长近日对德国《每日镜报》讲述,该校一名11岁穆斯林小学生,在课堂上为巴黎杀害那名教师的凶手辩护,并威胁老师说“我会像那个人一样,对你做同样的事(指斩首)。”在此之前,在该校师生为“教师斩首”案受害者历史老师塞缪尔·帕蒂默哀时,这个男孩对一个同学说,杀死侮辱“先知”的人是“没关系的”。
新冠疫情加速恐怖活动网络化
在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法国甚至欧盟境内恐怖主义传播转向互联网的趋势也更加突出。
CNN报道,一名欧洲情报官员表示,过去三年里,恐怖组织把自己的理念和恐怖活动计划上传到互联网,通过网络传播恐怖主义,互联网助燃了恐怖主义氛围。
法国伊斯兰和阿拉伯问题研究专家吉勒斯·凯佩尔(GillesKepel)表示,一些年轻人受到网络恐怖主义影响后变得激进,他们成了新一代极端分子。
恐怖活动网络化也导致对潜在极端分子的筛查变得困难。英国军情五处处长肯·麦卡勒姆(KenMcCallum)表示,在网上恐怖组织可能有数万追随者,情报部门需要从中找出少数有可能发动恐怖袭击的人,这对情报机构是个挑战。
年11月30日,人们参加恐袭事件四周年纪念活动。(图片来源:法新社)
法国为何再成极端势力“靶心”?
在分析近期法国恐袭原因时,《理智报》指出,本轮针对法国的恐怖袭击同“11·13”一样,源自于年《查理周刊》发表了先知穆罕默德讽刺漫画的旧事,此事经过媒体曝光、互联网讨论,成为滋养“反法情绪”的沃土。
而现在,仇恨似乎又在巴基斯坦、利比亚、孟加拉国等穆斯林国家重现,马克龙画像当街被焚烧、店铺抵制法国商品,“把法国大使赶出我们国家”“准备好原子弹消灭所有法国人”等标语以成倍的数量惊现反法抗议人群中,法国总理也不得不提醒旅居海外的法国公民警惕。
另据北京人民网分析,法国及欧洲恐袭事件频发,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其内在原因。
从外部因素来看,“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中东战场遭受沉重打击后,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外溢。“伊斯兰国”成建制的力量被打散,正呈现“细胞化”态势,组织成员利用难民潮涌的机会,趁机混入法国及欧洲。
从内部因素来看,恐袭频发与法国等欧洲国家长期积累发酵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由于复杂的人口和族群构成,加上相关移民政策因素,政府未能妥善处理难民问题,这为极端主义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导致反恐形势呈现本地化、内部化的特点。
总体上看,欧洲既面临恐怖分子潜入境内的外部风险,又面临种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内部风险,加上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调整,将其主要安全威胁判断从原来的国际恐怖主义转向大国竞争,中东反恐在美国全球战略的地位不断下降,使得欧洲逐渐成为恐怖主义重点目标之一。
11月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欧盟领导人出席视频会议的屏幕画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欧盟反恐再携手舆论盼不只“纸上谈兵”
为了应对恐怖威胁,法国政府在内政部国内安全总局(Directiongénéraledelasécuritéintérieure)增加了名工作人员,并健全立法。
法国国家情报与反恐协调人努涅斯(LaurentNunez)在对法新社表示,欧洲国家之间的反恐合作“运作良好”。“情报部门会定期会面,沟通有关信息”,他解释称。
《欧洲政治周报》(PoliticoEurope)网站此前报道,13日欧盟各国内政部长将讨论,此次法国和奥地利提出的关于应对恐怖主义的新声明草案。
不过,报道称,奥地利在担任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时提出的“保护欧洲”口号,距今已两年多,马克龙也在一年多以前,用同样的口号嘹亮地呼吁扩大欧洲一体化。
然而,自那时以来,除了设立欧盟边境与海岸警卫局之外,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尽管这一进程尚未完成。
(编辑: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