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柜项目怎么样?
外卖、快递、跑腿等新零售等O2O形式消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这一市场对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小哥的需求日益激增,截至年,中国外卖骑手达万,快递配送员达万,再加上跑腿、到家等服务,即时配送领域的从业人员已超过万。而这一领域对于电动车的需求性也很强。这样自然连带着共享换电柜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换电这个行业的兴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从共享电动车行业衍生出来的完整闭环。以往,人们电动车没电时,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找有地插的地方给电动车接上电源充电。这种传统充电方式,不仅不便利还很容易影响到外卖小哥和快递配送员的工作效率。共享换电柜的诞生就是用以“换”代“充”的方式解决用户的充电困扰以及里程焦虑。用户在使用共享换电柜时,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将充满电的电池与没电的电池进行更换。这样续航补给的时间从原来的充电6—8小时到如今的10秒完成换电,既节约用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使用也很方便快捷。换电柜为电动车出行提供新的安全的用电模式,将广泛运用于各大社区、校园、商圈、交通枢纽、车行等热点区域。如今,在极速配送需求快速增长的考验下,配送服务更完善的平台将凸显出竞争优势。更好组织方式、更快物流的企业将快速发展。
换电柜发展情况?
而在B端市场,目前中国超过有万的配送人员需求,如果按照目前每月租金元计算,该部分市场达到亿元。而在C端,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0亿,同年新增04亿,按照用户每年在电动车上花费原来算,C端需求市场超过亿元。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怎能不令人心动,截至年底,资本市场,阿里、腾讯、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巨头都纷纷以各种形式入局。
18年底,e换电完成3亿多元的B轮融资,随后在去年5月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同年3月,易骑换电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腾讯领投,蔚来资本、凯辉能源基金、新认知跟投。这类风投机构的入局,目前正在一轮一轮的不停烧钱往前跑。
19年6月,哈啰、蚂蚁金服、宁德时代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出资10亿,做车电柜+租售一体的综合生态,推出定位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网络的“哈啰换电服务”,同样全面切入的还有余林旗下的星驾出行+极克锂电车,这类做出行生态的,稳扎稳打的试着水。
其他则是百花齐放,包括雅迪、超威等,雅迪战略投资了哈喽换电,超威在这个领域前后投了不少于4个公司,最新一家则是以快驴为先锋,整合了5家企业之后推出的闪行换电。这都是电动产业链企业的入局和尝试,当然还有更多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也在蠢蠢欲动。
还有一个比较另类,叫铁塔,:铁塔是央企,主要是做基站的,弄了个飞哥换电。铁塔竞争就四个字:有钱任性。满中国的找巨头签署战略协议,比如美团啊,顺丰啊、邮政啊、韵达啊、包括前几天和新日啊~试图从顶层资源去做整合和服务,因为其业务的本质涉及电能的利用,所以进入换电领域也算情有可原。
但是,铁塔本身在换电领域,一缺乏技术沉淀,二没有操作经验,也没有渠道发展机制的模式。从目前的铁塔的现状我们就可以看出,资金并不是决定性的战略武器,铁塔已经开始收缩本块业务。
其实做换电,大部分玩家并不具备对行业的基础和理解,不去研究真正的产品,不去思考换电的生态和价值,只是看到了所谓的风口。初心不对,想要做成,难。
换电这门生意是成立的,而且未来的想象空间足够巨大。现在的换电公司的烧钱打法,并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节奏。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真正能成功的,还得靠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赛道,配合适合的团队。
对于西六楼来说,认真研发产品才是突破风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