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脱胎于三大电信运营商,是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起设立。三大运营商既是中国铁塔的主要股东,也是其主要客户。中国铁塔的成立,最主要目的是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进而提高行业效率和共建水平。这几年,中国铁塔将共享发展理念从主要面向通信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出“通信塔”与“社会塔”相互转变的发展模式并快速推动落地。对于回A股和发行CDR的计划,佟吉禄并未回答,他称将根据公司收入、盈利和整体战略,决定发展计划。盈利能力将是中国铁塔上市后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最大难题。对此,铁塔给出了解决之道:面向5G,深化共享模式。
来源:腾讯《深网》作者:郭晓峰
作为一家成立刚刚四年、正式运营不到三年的年轻企业,中国铁塔公司今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它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募集资金约亿港元(折合约69.2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也是30年以来在港交所进行的第四大IPO融资。
在上市致辞中,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表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上市是公司新的起点,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征程。对于年轻的中国铁塔而言,从某种意义看更像是行稳致远、迈向成熟的一个“成人礼”。
对于多数人而言,铁塔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公司。陌生在于它的业务过于专业,中国铁塔主要业务有塔类业务、室分业务、跨行业站址应用与信息业务。熟悉在于它脱胎于三大电信运营商,是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起设立。年10月,中国铁塔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完成全部存量铁塔相关资产的注入和收购,同时引入新股东中国国新。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股东分别持股为38%、28.1%、27.9%,新股东中国国新持股6%。三大运营商既是中国铁塔的主要股东,也是其主要客户。招股书显示,中国铁塔99%的收入来自于三大运营商租用公司的基站服务。
上市当日,中国铁塔平开报1.26港元,成交额8.93亿港元。三大运营商开盘则涨跌不一:中国移动()涨0.71%,报70.5港元,中国联通()涨0.74%,报9.56港元;中国电信()跌1.1%,报3.58港元。
对于中国铁塔而言,未来最大的疑问也在于,能否摆脱对三大运营商的依赖?
铁塔回忆
在中国铁塔成立之前,我国通信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双塔并立、三塔林立随处可见。
早在年10月,工信部就曾发文叫停电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当时,工信部在《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中提出,为了减少电信业重复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三大运营商推动共建共享。
所以中国铁塔因此诞生,其承载着减少通信行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效益、促进移动网络快速规模发展的使命。可以说,中国铁塔自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共享的烙印”。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铁塔在通信行业内深入推进资源共享,坚持“一家建设多家使用”、“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快速推动了移动网络规模发展。通过共享满足了三家电信运营企业短期内爆发的巨量4G基站建设需求,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在不需要直接投资建塔的基础上站址数都得到大幅增加。
据悉,三家使用的站址数量较中国铁塔成立之初已经翻了一番。截至年6月30日,中国铁塔累计投资超亿元,站址规模达到万,承建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分别超公里、0公里;承建楼宇及大型场馆室内分布项目2.3万个,总覆盖面积超10亿平米。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铁塔公司成立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减少铁塔重复建设的费用将带来巨大的效益。据悉,中国铁塔发展至今,全国新建通信铁塔共享率从14.3%迅速提升至超过70%,累计相当于少建铁塔60.3万个,减少重复投资亿元,节约土地资源2.8万亩。
但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铁塔的成立,最主要目的是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进而提高行业效率和共建水平。当时铁塔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缓解企业选址和涉嫌垄断的双重难题。
于是,年,中国铁塔曾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快速形成对增量铁塔、站址资源及附属设施的新建能力;第二步是年完成对三家电信企业相关存量资产的注入和交割;第三步是择机上市并实现混合所有制发展。
“上市意味着公司踏入了资本市场的快车道,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动力更加充足,企业形象和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股东基础得到扩大,治理结构有效改善,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说。
铁塔公司称,此次IPO所得款项净额60%用于资本开支,30%用于偿还已用作拨付资本开支及营运资金的银行贷款,10%用于拨付营运资金及用作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开创双向共享模式
虽然创造了港股今年最大IPO,但与近期上市的小米、拼多多等相比,中国铁塔IPO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