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XXXXXXX发放编号:
XXXXXXXX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公司分管领导)年月日
审核:(工程部)年月日
(安质部)年月日
编制:(项目总工)年月日
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⑴XXXXXXXXXXX工程设计文件;
⑵《~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⑶《kV~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号);
⑸《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号);
⑹《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19号);
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基建质量〔〕号);
⑻《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送电工程分册);
⑼《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基建质量〔〕号);
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年版)(建标[]号);
⑾《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⑿《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5号);
⒀《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号);
⒁《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年版);
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⒃《通用硅酸盐水泥》(GB-);
⒄《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⒅《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园钢筋》(GB.1-);
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2-);
⒇《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
《混凝土外加剂》(GB-);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87);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Q/GDW-);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运输施工工艺导则》(Q/GDW-);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4);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87);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DJJS2-87);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0号);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9.2-);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年版);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办〔〕号);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
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行业标准、验收规范、评定标准等;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相关程序文件;
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况
2.1.1XXXXXXXXX工程,线路起于XXXXXXXXXXX。
2.1.2XXXXXX铁塔基础主要采用斜柱式现浇基础、台阶式现浇基础、人工挖孔桩式基础、掏挖式基础等基础型式,铁塔主要采用单回路角钢塔,共新建铁塔XXX基,其中单回耐张XX基,单回直线XX基,双回耐张塔XX基。导线采用XXXXXX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XXXXX型铝包钢绞线,另一根采用XXXXX地线。
2.2施工环境
2.2.1地形及地质
本工程地处XXXXX,地形以XXXXX;地质以XXXXXX。
2.2.2交通状况
本工程汽车运输可利用的道路有XXXXXX。由于本工程经过的地区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人力运输较为不便,需修筑安全可靠的人抬道。
2.2.3主要设计气象条件
1、本工程主要设计气象条件为:XXXXXXX。
2.2.4主要交叉跨越
表2-2-1主要交叉跨越表
2.3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2.3.1法人单位:XXXXX公司
2.3.2建设单位:XXXXX公司
2.3.3设计单位:XXXX公司
2.3.4监理单位:XXXXX公司
2.3.5施工单位:XXXXX公司
2.3.6运行单位:XXXXX公司
2.4程合同工期
本工程合同计划工期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章、质量目标
3.1公司质量方针
3.1.1精益求精建设安全可靠的精品工程
3.1.2持续改进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
3.2公司质量目标
3.2.1送变电施工分项工程合格率%
3.2.2单位工程优良率%
3.2.3顾客满意率≥95%
3.3本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规程要求。本线路工程按分部工程控制要点、质量通病预防要求提出具体措施,将控制指标量化,确保可操作性。工程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率%,分项、分部合格率%,单位工程优良率%;不发生施工质量事故,零缺陷移交,工程带负荷一次性启动成功;工程通过达标投产,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评比并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3.4本工程质量分解目标
第四章、质量通病防治总体要求
4.1所有工程施工必须以设计施工图为依据,施工人员在分部工程动工前,必须接受业务培训及技术交底,做到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工艺,掌握施工要领。
4.2所有特殊工种作业必须由经业务培训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
4.3所有施工应做施工记录,关键工序施工更要如实填写过程控制表卡。
4.4认真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发现缺陷及时整改。
第五章、线路工程质量通病
5.1路径复测质量通病
5.1.1杆(塔)位置不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5.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无可靠的保护措施。
5.1.3线路途径山区时,边导线在风偏状态时对地距离不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5.2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
5.2.1特殊地质条件在开挖前,未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未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未恢复塔位中心桩。
5.2.2基坑开挖未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未及时测量,坑深误差未控制在+mm~-50mm范围内,出现超深或浅挖现象。
5.2.3岩石掏挖基础,采取放大炮方式进行爆破,未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进行,破坏原地质结构。
5.2.4基础坑开挖完成后未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出现雨、雪天气后,未把坑内积水(雪)和稀泥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浇制。
5.3基础扭转质量通病
5.3.1基础坑开挖之前未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不能确认桩位正确。
5.3.2基础坑开挖前未设置准确的辅助桩位,不能保证各个基础腿的准确方位。
5.3.3基础支模完成后、浇制前和浇制中未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不能保证其准确性。
5.4混凝土质量通病
5.4.1施工中未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进料质量。砂、石、水泥未取得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混凝土施工前未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进入冬季施工时,未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4.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与基础养护条件不相同,等效养护龄期未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已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符合不小于14d、不大于60d要求。
5.4.3基础模板未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未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未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断面尺寸误差≤-1%的现象;模板接缝处未采取有效措施,振捣时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5.4.4浇制中未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振捣,现场质量检查人员未随时观察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少于一分半钟,振捣不适度,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现象。
5.4.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超过两米时未使用溜槽,混凝土发生离析。
5.4.6基础浇制时未多方位下料,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同心度超差超10mm。
5.4.7立柱顶面的相对高度误差超出5mm,斜柱、斜面式基础的基础面坡度和斜面平整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主柱有二次抹面。
5.5接地埋设质量通病
5.5.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未考虑敷设接地钢筋时出现弯曲的情况,深度富裕量不够。
5.5.2接地钢筋敷设时未设专人进行监督,接地网钢筋未边压平边回填,埋深不符合设计要求。
5.6基面整理质量通病
5.6.1回填时坑口的地面上未筑防沉层,防沉层厚度小于mm-mm,宽度小于坑口宽度。
5.6.2基础施工完成后未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现场未工完料净场地清。
5.6.3清理现场时未恢复现场植被,发生水土流失。
5.7铁塔构件质量通病
5.7.1运输超长塔料的汽车未安装专用运输架,运输中出现变形情况。塔材装卸时,未采用吊装带进行,采用钢丝绳直接进行装卸。
5.7.2抱杆下拉线的设置未采用吊装带,采用钢丝绳时未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5.7.3塔材起吊时,未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绑扎吊点处未采用尼龙吊装带进行保护。
5.7.4地面转向滑车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未采用专用地锚。
5.7.5吊装塔片时,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未采取补强措施,塔片变形。
5.7.6提升抱杆前未将组装好塔段的螺栓全部紧固,受力后出现变形。
5.7.7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不上时,未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5.7.8构件弯曲变形未控制在1/0内,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超出1/。
5.8螺栓匹配质量通病
5.8.1材料站未按设计图纸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后发放。
5.8.2铁塔组立现场,施工队未将螺栓采用有标识的容器进行分类,螺栓混放造成使用时不匹配。
5.8.3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螺栓未做好记录、未及时更换。
5.9螺栓紧固质量通病
5.9.1未按设计单位给定的紧固力矩值进行螺栓紧固。
5.9.2螺栓紧固时未实行严格责任制,未实行质量跟踪管理。
5.9.3螺母平面与构件未紧密接触;交叉铁所用垫块与间隙不相匹配,使用垫片时超过2个;脚钉背母外侧螺丝露扣,脚钉紧固不到位。
5.10导线磨损质量通病
5.10.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导线磨损和碰伤。
5.10.2未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张力机出口张力不能始终满足施工规定,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损伤导线。
5.10.3放线时线轴架呈未扇形布置,线轴出线未对正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导线与线轴边沿相磨,换线轴时,线头、线尾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5.10.4回盘余线时,当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时,未在连接网套和其它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未铺垫彩条布,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5.10.5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各子导线弧度未相互错位,出现子导线鞭击。
5.10.6卡线器在导线上滑动,与钢丝绳相连处未套橡胶管。
5.10.7导线展放时对导线局部着地处,未采取朝天滑车保护,未设专人进行监护。
5.11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
5.11.1放线滑车未采用滚动轴承滑轮,使用前未进行检查保养,不能保证转动灵活,不能消除其对弧垂、子导线的影响。
5.11.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标示不清楚、不准确。
5.11.3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5.12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
5.12.1压接管压接后未检查弯曲度,弯曲度超过2%L(L为压接管长度)。经过滑车的直线管未使用护套进行保护。
5.12.2放线施工中,压接管通过滑车时,护线人员未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张力机未提高放线张力。
5.12.3超过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未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5.13附件安装质量通病
5.13.1附件安装时未严格责任制,未实行质量跟踪管理。
5.13.2防振锤、间隔棒安装未做到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艺美观。
5.13.3开口销漏装,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不够30°的现象。
5.13.4铝包带缠绕不紧密,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不一致。露出线夹超出10mm,其端头未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5.13.5地线进变电站侧,未加装绝缘子,不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
5.14线路防护质量通病
5.14.1线路杆号牌、标示牌、警示牌安装不牢固,不规范,未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
5.14.2杆塔基础未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未完善保护工作。
5.14.3双回路铁塔色标漆,涂刷不清晰简洁、不干净。未采取措施防止瓷瓶、铁塔污染。
第六章、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1杆(塔)位置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6.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有可靠的保护措施。中心桩采用混凝土浇注××mm进行保护,其顶面有杆塔号、线路方向、四腿方位等标识。
6.1.3线路途径山区时,边导线在风偏状态时对地距离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6.2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2.1特殊地质条件在开挖前,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再恢复塔位中心桩。
6.2.2基坑开挖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坑深误差控制在+mm~-50mm范围内,未出现超深或浅挖现象。
6.2.3岩石掏挖基础,严禁采取放大炮方式进行爆破,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进行,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6.2.4基础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出现雨、雪天气后,把坑内积水(雪)和稀泥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浇制。
6.3基础扭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3.1基础坑开挖之前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确认桩位正确。
6.3.2基础坑开挖前设置准确的辅助桩位,保证各个基础腿的准确方位。
6.3.3基础支模完成后、浇制前和浇制中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6.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4.1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进料质量。砂、石、水泥已取得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混凝土施工前已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进入冬季施工时,已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6.4.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与基础养护基本相同,等效养护龄期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小于14d,也不大于60d。
6.4.3基础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并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未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断面尺寸误差≤-1%的现象;模板接缝处采取有效措施,振捣时未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6.4.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振捣,现场质量检查人员随时观察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一分半钟,振捣适度,未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现象。
6.4.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超过两米时使用溜槽,以防混凝土离析。
6.4.6基础浇制时多方位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同心度超差在10mm以内。
6.4.7立柱顶面的相对高度误差不超出5mm,斜柱、斜面式基础的基础面坡度和斜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主柱没有二次抹面。
6.5接地埋设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5.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考虑敷设接地钢筋时出现弯曲的情况,深度富裕量足够。
6.5.2接地钢筋敷设时设专人进行监督,接地网钢筋边压平边回填,埋深符合设计要求。
6.6基面整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6.1回填时坑口的地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厚度不小于mm-mm,宽度大于坑口宽度。
6.6.2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
6.6.3清理现场时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6.7铁塔构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7.1运输超长塔料的汽车安装专用运输架,防止运输中出现变形情况。塔材装卸时,采用吊装带进行,严禁采用钢丝绳直接进行装卸。
6.7.2抱杆下拉线的设置采用吊装带,采用钢丝绳时已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6.7.3塔材起吊时,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绑扎吊点处采用尼龙吊装带进行保护。
6.7.4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采用专用地锚。
6.7.5吊装塔片时,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采取补强措施,以防变形。
6.7.6提升抱杆前将组装好塔段的螺栓全部紧固,防止受力后出现变形。
6.7.7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不上时,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6.7.8构件弯曲变形控制在1/0内,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未超出1/。
6.8螺栓匹配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8.1材料站按设计图纸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后发放。
6.8.2杆塔组立现场,施工队将螺栓采用有标识的容器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使用时不匹配。
6.8.3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
6.9螺栓紧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9.1按设计单位给定的紧固力矩值进行螺栓紧固。
6.9.2螺栓紧固时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管理。
6.9.3螺母平面与构件紧密接触;交叉铁所用垫块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背母外侧螺丝不露扣,脚钉紧固到位。
6.10导线磨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0.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已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
6.10.2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张力机出口张力始终满足施工规定,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6.10.3放线时线轴架呈扇形布置,线轴出线对正张力机进线导向轮,防止导线与线轴边沿相磨,换线轴时,线头、线尾不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6.10.4回盘余线时,当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时,在连接网套和其它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铺垫彩条布,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6.10.5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各子导线弧度相互错位,防止子导线鞭击。
6.10.6卡线器未在导线上滑动,与钢丝绳相连处已套橡胶管。
6.10.7导线展放时对导线局部着地处,采取朝天滑车保护,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6.11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1.1放线滑车采用滚动轴承滑轮,使用前进行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弧垂、子导线的影响。
6.11.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标示清楚、准确。
6.11.3在较恶劣的天气不紧线。
6.12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2.1压接管压接后检查弯曲度,弯曲度未超过2%L(L为压接管长度)。经过滑车的直线管使用护套进行保护。
6.12.2放线施工中,压接管通过滑车时,护线人员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张力机提高放线张力。
6.12.3超过30度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6.13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3.1附件安装时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管理。
6.13.2防振锤、间隔棒安装做到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艺美观。
6.13.3开口销未漏装,未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不够30°的现象。
6.13.4铝包带缠绕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露出线夹但未超出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
6.13.5地线进变电站侧,应加装绝缘子,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
6.14线路防护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14.1线路杆号牌、标示牌、警示牌安装牢固、规范,要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
6.14.2杆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应完善保护工作。
6.14.3铁塔色标漆,涂刷清晰简洁、干净。并采取措施防止瓷瓶、铁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