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应艳丽通讯员陈洪胜张玉佰)4月20日下午,万州新田长江大桥北岸,一场持续5天5夜、累计方的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新田长江大桥北岸项目完成全生命建设周期内最大规模、最具挑战性的一次浇筑工序。
主跨为米的新田长江大桥一跨过江,系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三峡库区目前在建的最大跨径桥梁。作为桥梁主要承受力结构,新田长江大桥北岸锚碇共分11层,总重量为17.5万吨,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重量为1万吨。
这次集中大规模作业,主要集中在大桥北岸锚碇第五层锚块浇筑区域。作为整个锚固体的中间核心部位,第五层锚块方量最大,承重结构最为突出,是安装索导管的关键部位。
第五层浇筑量方混凝土,意味着要花费吨水泥、吨砂石料等原材料,需要3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名产业工人,分成2个班次协同、流水作业。同时需要装载机、拌和站有序、不间断运转近小时,还需要7台运输车在拌和站与作业点之间往返多少个来回,夜以继日奔跑公里,为作业面持续运送混凝土。这还不包括前期完成绑扎的“钢筋丛林”和安装调试好模板组合等一系列辅助性工作。假设在地面将方混凝土简单堆积,相当于整体浇筑一栋6层高、两个单元的普通居民楼房。
“一项重点工序的高效完成,背后往往有着许多难以想象的施工细节。”据项目副经理张俭成介绍,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好原材料检验、大数据分析、新技术监测、优级配达标等“一体化”基础性工作。在浇筑过程中,除了要特别注重振捣工艺火候的把握,还考验着施工作业人员长时间是否一致保持稳步有序、高度戒备的状态,高度保证全周期内的振捣作业均匀、压实,实现无缝对接。
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是检验内在强度、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设置冷却循环水系统,实现“内降外保”。加上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浇筑既有里子、又有面子,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越是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要做到慎终如始。”张俭成表示,中交一公局将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为万州人民奉献又一个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