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因为节能方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代步工具。目前,我国的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但与此同时,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防患于未然?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调查。
多地限制电动自行车上楼
室外集中充电加速推进
记者相继走访北京、上海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和电动自行车巨大的充电需求相比,室外的充电点依然不足。
在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30万常住人口,对应的电动自行车数量接近8万辆。今年以来,北蔡镇加大投入,共安装智能充电桩个,可同时供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
专家表示,包括快递、外卖配送员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在内,我国城市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巨大。
年5月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已出台地方性规定,进一步对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室内充电进行了明确限制,并加快设置室外的集中充电设施。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市1.3万个居民小区中,已有个小区建有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其中,约个为近三年建成的。
“满电复活”仅需十几秒
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更受宠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和电动汽车一样,给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的设备中,也分为充电和换电两种。放入没电的电池,再取出同一规格型号的满电电池,简单两步就能上路。而与传统的充电相比,换电模式也更加受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青睐。
多位配送员告诉记者,目前,给电动三轮自行车换电,一般需要每月到多元,包月不限次数。虽然相比居民电价高出不少,但“无需等待、即拿即走”着实吸引人。
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年,全国和电动自行车换电设备相关的新增企业就超过了家。业内人士表示,相比超万的企业端市场和超过3亿的个人用户,电动自行车的换电市场依然广阔。
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能源经营部总经理吴征栋: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十几秒就能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节省了续航时间,一天能多跑十几单。
周转不及规格不一
电动自行车“一键续命”有多难?
虽然换电模式更叫座,市场空间也够大,但这种“无需等待、即拿即走”的模式,有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六月,在上海市区的一个换电设备放置点,记者看到,换电柜中的几十个电池都没有充满,电量最多的一块也只有70%的电量,但前来换电的人却接连不断。
采访中,不少外卖和快递的配送员都告诉记者,目前,在上海市区,电动自行车的换电设备依然不足,这也导致了电池周转率太高,一块电池往往还没有充好电就被借走。更重要的是,换电设备的放置密度还不够。
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总工程师徐道行:对用户来说,到哪都能换是核心问题。举个例子,上海外环平方公里,加上郊区的区(县),需要将近3万个换电柜子。1个柜子3万元,光柜子的投入就10个亿,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记者了解到,尽管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的相关企业数量快速上涨,但大多各自为战,换电设施的接口、适配规格仍不统一。这一方面导致换电成本难以下降,也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规范基本编制完成并进入送审阶段,有望于年底落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换电面临着分布比较广、各家技术路线不太一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标准,解决安全性、互换性的问题。规模化起来,向专业化方面发展以后,会对成本会带来比较大的降低。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