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沿长江最高的寺庙,最著名的是一座塔,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坐落于长江下游的安庆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迎江寺、振风塔、天柱山等名胜古迹。这其中迎江寺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是安庆第一大寺,其著名景点振风塔的被认为是沿长江一带最高的寺塔,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并有“过了安庆不说塔”的民间俗语,是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迎江寺从建寺以来的历史沿革,这座千年古刹的发展历程可谓坎坷多难。宋开宝七年由僧涵万募化而建,并取名为“古万佛寺”,明朝万历年间邑绅阮自华重新募建该寺,明光宗皇帝御数敕名“护国永昌禅寺”。

迎江寺在清朝初年再次翻新,康熙二年巡抚张朝珍修葺大殿和山门,迎江寺规模初现。从此以后,迎江寺多次得到皇室高官的青睐,乾隆帝御赐“善狮子吼”匾额,光绪八年题匾“迎江寺”。咸丰十一年迎江寺曾毁于战火,一年后重新修葺,光绪元年慈禧太后赐“妙明园”匾额并悬于藏经阁。

要说迎江寺与其他地区的大寺有何不同,非数眼前大门前放置的重达3吨的铁锚了。关于这两只铁锚的来历,当地一直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安庆从上方看呈船型,迎江寺恰好位于这艘船的船头,振风塔犹如船上的桅杆。

当年,安庆地区一位由皇帝新派任的知府迟迟不来上任。原来这位知府姓冯,自认为自己与安庆相克,因为冯与“蓬”谐音意为船帆,来到安庆相当于船扯起了风帆,不是飘走就是翻船,所以迟迟犹豫不愿上任。后经母亲点拨,在安庆的“船头”迎江寺门口放置大铁锚镇住安庆这只大船。自此,经历无数大风大浪的安庆依然雄立于长江江头。

迎江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客堂、念佛堂、后花园等组成,其规模在江淮地区也屈指可数,每日上香朝拜的信徒不计其数。

大雄宝殿内置三尊大佛,中间为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大殿内金碧生辉,庄严肃穆。

迎江寺与其他寺庙的另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振风塔所处的位置。虽然迎江寺始建于宋朝年间,但建筑风格更像唐朝年间的寺院,因为这里的建筑以塔为中心,而宋代寺庙大多为“伽蓝七堂制”,此种布局与我国传统四合院几乎完全一致,是宋代以后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

寺院内的石碑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已被烙上岁月的痕迹,表面晕开的斑点曾见证这里发生的一切。

掩映于寺庙深处的楼阁幽静寂寥,仿佛一切都沉浸在远水古刹的宁静中,就连游客拜谒的声音也在这里悄然凝冻。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明朝隆庆二年为振兴文风而建,历时两年修建完毕。与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开封铁塔、大理三塔、江苏虎丘塔、吉林灵光塔、南京灵谷塔、杭州雷峰塔、山西应县木塔并称为“中国最美十大古塔”。

振风塔内容丰富,可看性极强,七层景象各有不同,每层檐角都以风铎悬挂,游人可登临远眺长江。倚靠着白石栏杆远望长江才体会到“心旷神怡”的意境,江水的雄浑壮阔与古塔的高大挺拔浑然一体,置身其中怡然自得。

站在塔顶江水古寺一览无余,波光粼粼的水面泛着雅蓝色光芒,犹如贴在天际的一幅美丽画卷。

朱红色古刹在庄严雄伟的振风塔衬托下犹如蜷缩在角落的山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

振风塔一改往日佛塔的结构,自底层向顶呈圆锥形,每层按比例逐渐缩小,层与层之间大小相距甚远,整体造型圆润流畅,更多了一分柔美羞涩。

塔的每层都供奉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弥勒佛、五方佛、浮雕佛像多尊,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顶端为葫芦宝瓶。凭高远眺,灰白相间的振风塔与江水和谐共生,仿若一位巨人矗立于青山绿水之间,顶天立地,直冲霄汉。

交通:可从安庆港口步行前往,或从安庆汽车站乘坐10路公交车前往。

迎江寺门票:10元,登塔:10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3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