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连日报」
年12月17日,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场址Ⅳ1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行。这也是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在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绿色能源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等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近年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加快打造具备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电网弹性韧性不断提升满足多种能源类型消纳和消费需要
随着“双碳”战略落地,洁净能源驶入发展快车道。大连地区具有独特的洁净能源禀赋,发电侧,大连地区也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瓦房店市红沿河核电年发电量相当于大连全市用电量;年上网电量9.6亿千瓦时的庄河市海上风电……而消费侧,电采暖,既温暖又环保,成为乡村振兴新力量;充电桩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成为新时尚;港口码头岸电连船送电,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兼顾。
年,大连电网容纳集中式新能源项目7个,新增容量.4万千瓦。目前,大连电网新能源装机总量.5万千瓦,占比达到了59.2%,包括核能、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类型一应俱全。按照大连供电公司规划,大连能源互联网建设将打造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消费互动化、信息流动充分化的能源信息深度耦合的网络。具体来说,就是在电网侧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打造无约束清洁能源接入的大连电网;在消费侧推动微电网发展,实现分布式电源、多元灵活负荷的聚合互动,提升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构建客户侧智慧能源系统,促进多能融合互补,提升消费侧能源供应灵活性。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推动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为主的传统电网,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微电网、有源配电网和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转变,将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作为长期任务。电网规划紧密衔接电力需求,统筹政策保障、电量增长、电网裕度等因素,以电网投资综合效益最优为原则确定投资规模。
辽宁首条智慧线路融入全新技术全方位保障能源输送安全
在加快打造无约束清洁能源接入的大连电网过程中,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突出电网跨越升级。年4月,东北首条超高压智慧输电线路——千伏红瓦一线顺利通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验收。
千伏红瓦一线是红沿河核电站电力输送的主要线路,全长33.千米,共83基铁塔。线路融合了辽宁新一代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台风监测预警、基于杆塔数字化台账快速建模的无人机自主巡检及动态增容技术应用等近10项技术创新成果,依托输电线路智能管控平台和移动巡检管控平台,共配置18类、套智能设备,对千伏红瓦一线核电新能源送出线路的设备状态进行空天地全方位监控、检测。
智慧线路是坚强智能电网的标志,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基石。线路建成后,成功应对了年和年雨雪冰冻天气的侵袭。线路在夜视卡片机、微气象、观冰站等设备,结合冰冻预警平台、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对智慧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做到超前预警、提前管控,有效应对极端外部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保障电网安全。
创新开展新能源管家服务“供电+能效管理”保障能源消费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是新能源业务主要环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协同向新能源企业面对面开展能效账单解读等产品宣传;根据客户在新能源建设、并网、运行等不同阶段服务需求,针对性推广新能源管家服务。
“冬天这屋子空出来了,我准备多渍点酸菜。”年11月15日,家住大连庄河市冰峪沟江堡屯的村民唐富仁正为如何过冬筹划着,外院的小屋里地面铺着瓷砖,四面白墙一尘不染,屋里整齐地摆放着过冬的大白菜,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用来堆放冬季采暖燃煤的仓库。“那时屋子里脏极了,煤灰煤渣满地都是。”回想起两年前这间屋子的状态,唐富仁仍不免皱眉。“以电代煤”的采暖模式,使农村用能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截至目前,大连地区累计电采暖用户户,让农村居民切身体会到了电采暖设备的清洁、安全、舒适、便捷。
大力拓展“供电+能效服务”,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开创“能源看生态”模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示范区农林牧旅、交通运输、居民取暖等领域用能数据采集、用能远程管理、用能能效分析,推动用能消费模式向以电为中心转变。
同时,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以客户高质量供电服务保障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协同建设全电绿色企业、全电绿色交通等绿色用能十个典型场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移动智慧乡镇供电所、源网荷友好互动及充电桩的建设等十项绿色用能典型作业方面加快形成示范突破,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服务水平,形成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生态圈,全面支撑大连生态文明建设。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