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的下一步310公里,带电的第

白癫病有治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19/9082502.html

记者

邓舒夏

编辑

王姗姗

谁也没想到,在受疫情负面影响严重的“出行”行业中,第一拨回暖迹象竟然是从“两轮”业务开始的。

4月初,哈啰出行宣布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换电公司——宁德智享,并获上市公司中恒电气2亿元投资。4月末,据媒体报道,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完成由滴滴、软银、君联资本投资的10亿美元融资。此外,美团在二季度向富士达、新日两家国内电动车制造商下了“百万辆共享电单车”代工订单。

哈啰、青桔和美团,正是目前国内针对“两轮”短途共享出行赛道的三大头部品牌。而上述新闻则暗示,今年这三家平台正在投入一场新的圈地大战,关键词是“带电”。

挖掘0-3公里后,下一步是3-10公里

与单车服务的0到3公里出行形成互补——这是美团、青桔、哈啰都提到的发展电单车的原因。

“现在中国带电两轮出行的车主有3亿多,每天骑电单车出行大概有7亿多次,而共享助力车整个高峰期市场规模(日单量)还没到万次。”哈啰助力车事业部总经理彭照坤在今年4月的发布会上说道,同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哈啰助力车已进入座城市,占据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哈啰出行官方网站

如果分析三家头部公司在共享电单车上的布局思路,就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选择一家能源方面的合作企业——哈啰选择了宁德时代,青桔选了国网什马,美团则是选了中国铁塔。这背后的原因是,三家设计的共享电单车车型均采用“换电”方式,即运维人员看到电量不足的车后,将其电池取出换上满电电池,再将电量不足的电池用车运回仓库充电。

“换电”方案之前更多被应用于以电动车为运力主体的配送服务,比如外卖、跑腿、同城闪送等等。截至今年5月,美团在全国个城市共同铺设了个换电点,每天服务近16万骑手。仅从美团内部的业务线来说,共享电单车与外卖运力服务之间,未来不排除有很多结合点。

哈啰出行在年6月与蚂蚁金服、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投入10亿元来发展“哈啰换电”项目,建设电动两轮车的换电站,除了服务于自己的助力车,也将服务饿了么等购买其电动车产品的客户。今年6月20日,哈啰换电对外打出“百城待开”的加盟广告,号称“掘金千亿元换电市场”。

滴滴曾在年推出“街兔电单车”,年将单车事业部和电单车事业部合并成立两轮车事业部,并重启对单车的大规模投放。今年4月,滴滴出行CEO程维公布了未来3年公司的战略目标“”——0起安全事故、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月活用户超8亿,而两轮车是其中重要的“增量”来源,它同小桔、货运、自动驾驶等新业务一同被看做是拉动滴滴增长的“第二曲线”。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青桔、美团、哈啰不约而同地将它们开发的电单车,命名为“电助力车”而非“电动车”。事实上,在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文简称“新国标”)中,并没有列出“助力车”这个品类。

三家共享单车平台口中的“助力车”,试图强调它是一种用电辅助人力骑行的两轮车。相比富士达、爱玛、绿源这些市场上主流的电动车,助力车的体积更小、速度更慢。但三大平台的电助力车,又正是由这些电动车厂商代工生产。

在新国标尚未实施之前的几年,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从体积到车速的设计趋势都越来越接近摩托车,无论从出行安全还是城市交通管理的角度,都存在明显的隐患。“我们想与普通电动车做一个区隔,避免让用户一提及电单车,马上就联想到满大街乱窜的电动车。”哈啰出行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他们在年开始推向市场的助力车,是通过检测用户的骑行状态,根据脚蹬力度、上下坡等骑行状态,自动实现用电来助动。

目前,国内共享电动两轮车主要集中投放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地区的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网络没有一二线城市密集,城市面积较小而市民的日常活动半径相对也较短,所以对于电动车的需求更大。

“这种投放策略背后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原因,一是很多一二线城市执行‘一刀切’政策,明确禁止共享单车平台向该城市投放电动车,另一原因则是大量投放电动车会意味着在同一城市与共享单车互相稀释用户需求,降低单个车辆的使用效率。”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透露。

电助力车由于包含电机、电池等部件,造价比共享单车高约一千元,单次使用价格也多为2-3元起步,两倍于共享单车。但是,根据宁波市交通部门曾公布的一项数据,当地共享单车日均周转率为13.29%,而共享电单车日均周转率接近%——说明从单个车辆的使用效率上,电动车要远高于单车。

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在今年4月表示,如果不考虑总部成本,其单车和助力车业务去年在多数城市已经实现盈亏平衡,而鉴于疫情的影响,哈啰今年的目标依然是实现盈亏平衡。“单车是我们公司最基础的业务,它给我们提供了所有基础的用户来源,但是随着发展,助力车在营收的特性上,利润可能会更高。”他说道。

欧美市场的“带电”探索

让我们把目光转至欧美,这些年短途共享出行市场最终沉淀下来的可行性方案,也是“带电的”,但不是自行车,而是电动滑板车。

启用一辆电动滑板车的方法,和骑共享单车是一样的:下载App,无需押金,在车身找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4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