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4月30日电(杨雪楠、袁成亮)4月28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双路附近,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哈西kV变电站出口电缆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该工程预计7月末完工。这是复工复产后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改造工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东北三省同电压等级中,电缆化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智能化隧道。
架空输电线路将改走“地下隧道”
驱车沿着哈尔滨市哈西地区的哈双路一路行驶,会看到成排连片的高压输电线路,出于安全考虑,高压输电线路周边存在建设方面的诸多限制。依托高铁站等基础设施,哈西地区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架设在地面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让地面上的高压输电线路改为地下电缆隧道,助推哈西地区发展,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哈西kV变电站出口电缆化改造工程于年启动。
4月28日,在位于南岗区哈双路的施工现场,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赵炳良介绍,这一电缆化改造工程于年4月启动建设,项目包括土建和电器安装两大部分。目前,土建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正在进行电缆铺设及变电所的施工。预计到年7月中下旬结束全部施工,实现“净地”。
据介绍,该工程总投资约为2.45亿元,在建电缆隧道长约2.3千米、截面积14.6平方米,内部敷设7回截面积平方毫米、总长度48.6千米电缆线路,拆除地面铁塔42基。赵炳良在施工现场表示:“电缆隧道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三省同电压等级中电缆化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智能化隧道。”
疫情防控与推进施工“两不误”
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每个人都要测体温、扫“龙江健康码”、酒精消毒及登记,才可以进入施工区域。
根据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哈尔滨供电公司采用工程日志的方式,对重点工程每日作业现场实行管控,从入场管理、口罩更换、设备工具消毒、食物安全等多方面把控作业现场防疫情况,为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严格按照‘两点一线’的要求进行防控,不允许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改为通勤接送。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对本单位职工和共同生活的家属进行排查,全力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安安全全出门,平平安安到家。”赵炳良表示:“疫情防控现在与施工安全同等重要,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隧道内智能化监控系统为高寒地区首次应用
戴上安全帽进入已经完成土建作业的电缆隧道内,已经架设起来的数组电缆管线沿着隧道向远方延伸。赵炳良指着隧道最上方的位置说:“这里是给巡视机器人预留的位置,隧道建成后,机器人将在这里往返巡视,将人力从繁重的巡视工作中解脱出来,人力将主要完成维修工作。”
为了避免电缆线路在高寒地区秋、冬、春季更迭期,因地下环境温、湿度复杂变化,发生绝缘不良甚至局部烧损的现象,隧道内搭建了以智能巡检机器人、各类传感装置为核心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具有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状态管理、实时视频采集、自动通风等多种功能,可实现对隧道的全天候在线监控,让电缆运行情况看得清、拿得准,电缆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这将是电缆隧道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我国高寒地区的首次应用。”赵炳良的语气中带着自豪。
待电缆隧道工程建成后,哈双路区域内高架在空中的线路将转为地下电缆,配套设施全部更新,实现电缆线路智能化管理,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了土地资源。赵炳良表示,“相信这会对哈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本组图片由袁成亮拍摄